2019年5月9日-10日,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召开,标志着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正式成立和启动。此次会议由世界自然基金会(瑞士)北京代表处、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和吉林省湿地保护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。黑龙江流域范围内各省区湿地保护主管部门、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、科研单位、社会团体和专家学者等100余位代表参加。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巡视员程良、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刘亚文、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伟、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巡视员陶金、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副所长姜明、世界自然基金会(瑞士)北京代表处东北项目负责人刘培琦和中俄保护区网络联合主席Vladimir Andornov等领导和外宾出席会议并致辞。
本次会议围绕湿地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、湿地保护的责任义务和使命、湿地修复与可持续发展、湿地恢复政策、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对话、讲座、研讨和交流。姜明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主题为“责任·义务·使命—湿地保护共同体”对话访谈活动,介绍了中科院在黑龙江流域湿地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绩。姜明、吕宪国、武海涛等三位研究员还应邀出席并分别做了“湿地恢复:政策、科学与技术”、“湿地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协同发展模式”和“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”学术报告。会议充分探讨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,分享了各地湿地保护恢复技术和湿地保护管理经验,讨论了本网络近期工作目标与行动计划。
黑龙江是流经中国东北地区一条主要河流(黑龙江全长4440km,面积185.6万平方千米,流经中国、俄罗斯和蒙古)。黑龙江中国境内河长3474km,流域面积88.7万平方千米,占整个流域的48.1%。其中,包括黑龙江全境和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。黑龙江有200余条支流,松花江是其最大支流。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,是一个以区域内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对象,以为区域内人民谋福祉为宗旨,以政府主管部门、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、执法机构、社会组织、新闻媒体和志愿者等多元保护力量为参与主体的保护平台。通过这个平台,协调统筹凝聚各方力量,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,开展湿地保护行动,从而提升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水平。网络成员由黑龙江流域3省(区)湿地主管部门、自然保护区、湿地公园、国际重要湿地,关注湿地保护的民间组织、社会团体、湿地研究机构(大专院校)和媒体组成。网络每年召开一次年会,每个年会设定一个主题,由主办方根据保护需求、专题性或区域性的热点问题设定。年会由世界自然基金会(瑞士)北京代表处主办,流域网络成员单位协办。
本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组建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秘书处、专家委员会、网络运行机制、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宣言;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、恢复与合理利用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,为推进本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。